
研趣公考官方客服联系:18056012390(微信同号)
2025年国考报名数据再次刷新纪录,325.8万余人报名,超291.9万人通过审核,部分岗位竞争比突破万人大关。其中,中华职业教育社联络部一级主任科员及以下职位以11907:1的竞争比成为“最卷岗位”。面对如此激烈的竞争,仍有考生选择“闭眼冲”,背后是多重因素交织的现实考量。
“金饭碗”的光环是吸引考生的重要原因。公务员岗位的稳定性在就业市场波动中显得尤为珍贵,尤其在疫情后经济不确定性增加的背景下,编制带来的安全感成为许多人的首选。以中华职业教育社为例,该岗位虽竞争激烈,但其职业路径明确、工作节奏适中、资源集中,适合长期发展。此外,部分岗位虽地处偏远,但因政策倾斜和编制保障,同样受到关注。例如,西藏某岗位虽招录人数最少,但最大竞争比达3438:1,反映出考生对政策红利的追逐。
部分岗位的报考条件宽松,进一步推高了竞争热度。以中华职业教育社岗位为例,其专业要求覆盖哲学、经济学、法学等九大学科门类,学历仅限本科及以上,无基层工作限制和户籍要求,仅备注需具备中英互译和口语交流能力。这种“低门槛+高包容”的设计,吸引了大量考生涌入。类似情况在历年国考中屡见不鲜,如2024年国家统计局宁夏调查总队岗位以3679:1的竞争比成为“最卷岗位”,其条件同样宽松。
部分考生缺乏对岗位的深入了解,仅凭“热门”标签或他人建议盲目报考。例如,一些考生认为“报名人数多的岗位必然是好单位”,却忽视了自身条件与岗位要求的匹配度。此外,从众心理也加剧了竞争,部分考生担心错过“好机会”,即使岗位与自身专业、兴趣不符,仍选择“冲一把”。这种非理性选择不仅增加了个人备考压力,也推高了整体竞争比。
面对激烈竞争,部分考生选择“逆向思维”,通过筛选限制条件多的岗位降低竞争压力。例如,应届生可优先选择仅限当年毕业生的岗位;有基层服务经历的考生可关注专项计划岗位;党员身份的考生可报考明确要求党员的职位。这些岗位因门槛较高,竞争比通常较低。此外,偏远地区和乡镇基层岗位虽条件艰苦,但因报考人数少,也成为“上岸”的捷径。
国考岗位的“千里挑一”,既是就业市场供需失衡的缩影,也是考生理性与非理性交织的结果。对于考生而言,与其盲目“闭眼冲”,不如结合自身条件,选择竞争比适中、专业契合的岗位,方能在公考浪潮中稳操胜券。

研趣公考官方视频号
研趣公考官方公众号
电话 :18056012390
地址 :合肥市庐阳区中辰创富工坊A座一层、二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