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研趣公考官方客服联系:18056012390(微信同号)
在行测数量关系模块中,面对复杂计算或时间紧迫时,掌握“整除特性”可实现快速判断、精准蒙题。研趣公考从核心特性、应用场景、实战技巧三方面构建应急体系,助力考场白捡6分。
一、整除特性核心原理:数字的“隐性密码”
整除特性的本质是通过数字的因数关系,快速排除错误选项。例如:
- 2的倍数
- 3的倍数:各位数字之和能被3整除(如123,1+2+3=6,6÷3=2);
- 5的倍数
- 9的倍数:各位数字之和能被9整除(如189,1+8+9=18,18÷9=2);
- 合数整除:如“能被12整除的数必能被3和4整除”(因12=3×4,且3与4互质)。
记忆口诀:
“末位看2和5,和看3与9,合数拆质因,互质必同除。”
二、高频应用场景:5类典型题目速解
- 比例问题:若题目中“甲:乙=3:4”,则总数必为7的倍数(3+4=7),可直接排除非7倍数的选项。
- 余数问题:如“某数除以7余2,除以5余1”,可通过整除特性缩小范围。例如,能被5整除的数末位为0或5,结合余数1,末位必为6(5+1),再结合7的倍数特性进一步筛选。
- 工程问题:若“甲单独做需6天,乙需9天”,则总工作量必为6和9的公倍数(18的倍数),选项中非18倍数的可直接排除。
- 年龄问题:如“父子年龄差为27岁”,则27的因数(1、3、9、27)可能是年龄的倍数关系,结合选项快速锁定答案。
- 几何问题:若“长方形周长为30”,则长+宽=15,15的因数组合(如10+5、12+3)可快速验证选项。
三、实战蒙题技巧:3步锁定答案
- 提取关键数字
- 应用整除特性:根据数值的整除关系,排除明显不符合的选项。例如,若总数需为4的倍数,则末两位必为4的倍数(如16、20、24等)。
- 结合选项验证:剩余选项中,优先选择满足多个整除条件的答案。例如,若某数需同时被3和5整除,则末位为0或5且各位和为3的倍数。
案例示范:
题目:“某班学生人数在40-50之间,若分成4人一组或7人一组均余1人,求总人数。”
解法:总人数减1后需为4和7的公倍数(28的倍数),40-50间仅49符合(28×2=56>50,28×1+1=29<40),故答案为49。
四、注意事项:避免“过度推理”
整除特性适用于快速排除错误选项,但需结合题目条件谨慎使用。例如,若题目明确“结果为整数”,则可大胆应用;若涉及小数或近似值,则需结合其他方法验证。
结语:
整除特性是考场应急的“利器”,通过30秒的快速判断,可排除2-3个错误选项,大幅提升蒙题准确率。掌握这一技巧,即使时间紧迫,也能在数量关系模块稳拿6分,为行测总分奠定坚实基础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