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在公务员考试备考过程中,时政热点与申论素材的积累是提升答题深度、增强文章说服力的关键环节。本文将结合近期时政动态与申论写作需求,为考生梳理一份高效积累考点的资源清单。
1. 上观时政双周刊
该周刊聚焦国内外重大事件,2025年9月28日至10月11日期间,重点报道了多项科技突破与政策调整。例如,浙江杭州超重力离心模拟与实验装置核心设备启用,广东佛山“变径一号”盾构机下线等科技成就,可关联至“科技创新驱动发展”主题;美国联邦政府停摆事件则能结合“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变化”进行分析。考生可通过此类案例,积累政策分析的实证素材。
2. 二十届四中全会专题
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于2025年10月20日至23日在北京召开,会议议题涉及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、经济高质量发展等核心议题。考生可关注会议公报,提炼“中国式现代化”“共同富裕”等关键词,结合《人民日报》时评中“全民共富需提升创造财富能力”的论述,构建政策理论框架。
1. 权威媒体时评栏目
《人民日报》“时评”专栏是申论写作的“素材库”。例如,针对“乡村振兴”主题,可引用“乡村人才振兴需识才、引才、懂才、爱才”的论断;讨论“网络治理”时,可借鉴“扬善与惩恶并举,让互联网成为善意放大器”的观点。建议考生按经济、文化、科技等主题分类整理,形成个性化素材库。
2. 申论真题材料延伸
历年国考申论材料中蕴含大量案例。例如,2025年某省考题涉及“基层治理创新”,材料中提到的“社区网格化管理”案例,可延伸至“数字技术赋能社会治理”的论述。考生需养成“做题时标注案例,完成后延伸思考”的习惯,将材料转化为写作素材。
3. 政策文件与学术成果
结合二十届四中全会相关议题,考生可研读《“十四五”规划纲要》中关于“新质生产力”的章节,或引用《自然》期刊发表的科研成果,增强论证的专业性。例如,在讨论“绿色发展”时,可引用“发展绿色经济需投资可再生能源”的数据,提升文章可信度。
1. 每日15分钟时政速览
利用通勤、餐前等碎片时间,通过“学习强国”APP或微信公众号浏览头条新闻,重点标记与申论主题相关的政策动态。例如,2025年10月6日至12日的时政热点中,“诺贝尔奖成果转化”可关联至“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”主题。
2. 每周2篇时评精读
选择《人民日报》《新华社》的深度报道,分析文章结构、论证逻辑与金句表达。例如,精读《洪水面前,博士硕士都是保卫人民的战士》一文,可提炼“人民至上、生命至上”的写作视角,并模仿其“场景描写+价值升华”的结尾方式。
3. 每月1次主题整合
每月末将积累的素材按主题分类,制作电子笔记或思维导图。例如,以“共同富裕”为主题,整合“全民共富需提升创造财富能力”“乡村振兴需人才支撑”等观点,形成完整的论述链条。
积累素材的最终目的是服务于答题。考生需避免“素材堆砌”,而是通过“问题—原因—对策”的逻辑链条,将素材嵌入分析框架。例如,在回答“如何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”时,可引用“超重力离心装置突破”案例论证技术创新,结合“二十届四中全会强调高质量发展”政策,提出“加大科研投入、优化产业布局”的对策。
时政与申论素材的积累需持之以恒、方法得当。通过权威媒体、政策文件与真题材料的系统整合,结合碎片化输入与主题化输出,考生定能构建起扎实的素材库,在考试中游刃有余。
研趣公考官方客服:18056012390

研趣公考官方视频号
研趣公考官方公众号
电话 :18056012390
地址 :合肥市庐阳区中辰创富工坊A座一层、二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