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研趣公考官方客服联系方式:18056012390
——从命题规律到答题技巧的全维度突破
一、政治常识:核心政策与热点事件的深度融合
重大会议与文件:高频考点集中区
2025年政治常识命题将聚焦党的二十大报告、中央经济工作会议、全国两会等核心会议,重点考查“新质生产力”“高质量发展”“共同富裕”等关键词。例如,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“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”可能结合具体案例(如人工智能、新能源产业)考查政策内涵。
研趣技巧:通过“政策背景-目标任务-实施路径”三步法拆解知识点,例如分析“深空经济”如何体现“科技自立自强”战略。
时政热点:从事件到理论的转化
9月上海合作组织峰会、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大会等事件可能以“选择题”形式考查时间、地点、主题等基础信息,同时结合“人类命运共同体”“全球治理”等理论考查深层逻辑。例如,题目可能问:“上海合作组织峰会提出的‘多边主义’原则,与下列哪项政策目标一致?”
数据支撑:近三年国考常识题中,时政热点占比超40%,且与申论主题高度重合,需强化“一材多用”意识。
人物与奖项:细节记忆是关键
2025年“最美教师”“国家勋章获得者”等人物事迹可能成为考点,重点考查其职业领域、贡献及精神内涵。例如,题目可能问:“下列哪位科学家因深空探测领域贡献获得2025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?”
研趣预测:结合“科技强国”主题,可能考查量子计算、人工智能等领域专家。
二、法律常识:新法修订与核心条款的精准考查
新法实施:时间节点与适用范围
2025年重点新法包括《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》(9月1日施行)、《国家网络安全事件报告管理办法》等,命题可能围绕“实施时间”“适用主体”“法律责任”展开。例如,题目可能问:“根据《人工智能标识办法》,下列哪项内容必须添加显式标识?”
案例关联:结合“深度伪造”案例,考查AI技术监管的法律边界。
宪法与行政法:基础理论与应用场景
宪法修正案、行政许可法、行政处罚法等核心法律可能结合“放管服”改革、“数字政府”建设等政策考查。例如,题目可能问:“下列哪项属于行政机关依法简化审批流程的体现?”
研趣提示:重点关注“依法行政”“权力清单”等高频词,避免混淆法律术语。
民法与刑法:生活场景的法律适用
民法典合同编、侵权责任编,以及刑法修正案(十二)中新增罪名(如危害国家安全犯罪)可能以案例题形式考查。例如,题目可能给出一个“AI生成内容侵权”案例,要求判断责任主体。
数据支撑:近三年法律常识题中,民法、刑法占比超60%,需强化案例分析能力。
三、经济常识:宏观政策与微观知识的结合
宏观经济指标:数据解读与政策联动
GDP增速、CPI、PPI等指标可能结合“稳增长”“防风险”政策考查。例如,题目可能问:“2025年一季度CPI同比上涨1.2%,下列哪项政策可能因此调整?”
研趣技巧:建立“指标-政策-影响”的逻辑链,例如分析“新型储能装机规模增长”对能源结构的影响。
财政与货币政策:工具区分与效果判断
减税降费、专项债发行、存款准备金率调整等政策可能以“措施-目标”匹配题形式考查。例如,题目可能问:“下列哪项政策最直接体现‘积极财政政策’?”
案例关联:结合“深空经济”投资,分析财政资金如何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。
国际经济:规则变化与应对策略
RCEP、CPTPP等区域贸易协定,以及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可能成为考点。例如,题目可能问:“中国加入CPTPP后,下列哪项行业可能面临技术标准调整?”
研趣预测:结合“全球治理”主题,可能考查国际经济组织改革中的中国角色。
四、科技与文化常识:热点领域与基础知识的平衡
前沿科技:成果与原理的双重考查
深空探测、量子计算、人工智能等领域的突破可能结合“技术原理”“应用场景”考查。例如,题目可能问:“下列哪项技术属于量子通信的核心原理?”
数据支撑:近三年科技常识题中,航天、AI领域占比超50%,需关注“天问”“九章”等标志性成果。
传统文化:非遗保护与现代转化
世界灌溉工程遗产(如哈尼梯田)、传统节日习俗等可能结合“文化自信”主题考查。例如,题目可能问:“哈尼梯田体现的生态智慧,与下列哪项理念一致?”
研趣提示:重点关注“农文旅融合”“非遗活态传承”等政策表述。
文学艺术:代表作与流派的匹配
中外文学、音乐、美术领域的代表作可能以“作者-作品-流派”匹配题形式考查。例如,题目可能问:“下列哪部作品属于现实主义流派?”
备考建议:制作“时间轴-流派-代表作”思维导图,强化记忆效率。
五、地理与历史常识:时空逻辑与细节记忆
中国地理:区域特征与资源分布
长江经济带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等政策可能结合“地形”“气候”“资源”考查。例如,题目可能问:“下列哪项资源是长江上游地区的优势资源?”
案例关联:结合“低空经济”发展,分析地形对通用航空布局的影响。
世界地理:国家特征与地缘关系
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、国际组织总部所在地等可能以“地图题”形式考查。例如,题目可能给出一个国家轮廓,要求判断其首都或主要资源。
研趣技巧:通过“口诀法”记忆重点国家信息,如“沙特石油多,瑞士银行强”。
中国历史:朝代事件与人物贡献
重大历史事件(如抗战胜利80周年)、科技发明(如四大发明)可能结合“精神内涵”“历史影响”考查。例如,题目可能问:“抗战精神的核心内涵不包括下列哪项?”
备考建议:制作“事件-时间-意义”对比表,避免混淆相似知识点。
2025年行测常识模块将延续“基础知识点+热点事件”的命题逻辑,考生需避免“死记硬背”,转而构建“政策-案例-知识点”的立体化记忆体系。研趣公考通过“考点分类-逻辑拆解-技巧总结”三阶训练法,帮助考生在常识题中实现“快准稳”答题,例如通过“关键词定位法”将复杂题干简化为“时间-主体-事件”三要素。正如研趣学员王某在备考笔记中所写:“常识不是孤立的碎片,而是连接时政与理论的桥梁。”
扫一扫
咨询公考课程、精准选岗

免费领取公考备考资料
了解更多公考相关信息
研趣公考机构招生电话:18056012390
研趣公考官方视频号
研趣公考官方公众号
电话 :18056012390
地址 :合肥市庐阳区中辰创富工坊A座一层、二层